指定項目

技巧素質( Technical Quality「 TQ」)
裁判就每對運動員的舞姿、站姿及掌握平衡的能力,以及在舞動時能否互相協調配合,釐定技巧素質的評分。裁判亦注重運動員的身體線條及形態美感,以及運動員能否適當地保持抱持姿勢,以至在舞動、位置轉換及動態演繹時能否確切地執行及表現。
音樂動感(Movement to Music 「MM」)
裁判以每對運動員舞動時的流暢度,以及音樂與舞蹈風格的一致性作出評審。並且就運動員對音樂節奏、節拍的反應、音樂每一小節的運用、以及對旋律結構和樂曲章節的演繹而作出評分。
合作技巧(Partnering Skills 「PS」)
就合作技巧而言,裁判就每對運動身體的互相連繫、雙方的互動交流,以評定合作技巧分數。當中亦考慮到每對運動員於舞池表現出的合適度,互相配合以補不足而令雙方更有效地發揮所長的能力,以及與舞伴二合為一的精確演繹。
編舞演繹(Choreography and Presentation「CP」)
此項目乃集所有技術及素質於一身,運動員的舞步編排、演繹風格與方式,均用作評分標準。裁判亦就運動員所營造的舞蹈氛圍、情感表達、風格詮繹,以至編舞演繹中最重要的元素 – 創意,以評定編舞演繹的分數。
恆常變革
自2013年,世界體育舞蹈總會將計分系統引入世界體育舞蹈大獎賽系列賽(GrandSlam Series「大獎賽」)並予以應用,世界體育舞蹈總會深明不時檢討及革新計分系統的重要性。
緊隨大獎賽之總決賽於去年12月在中國上海完滿結束後,軟件開發兼數學專才進行檢討並對計分系統內的公式作出既嚴格且重大的修訂。對於每個指定項目中由三名裁判評出的三個分數,參照其中位數並以公式計算出運動員獲得的分數。
計分系統2.1所採用之方程式並非採納簡易平均分運算方式。計分系統2.1考慮到最高分與最低分與中位分數的誤差,以評定該分數的比重。不論最高分或最低分,只要其分數與中位分數差距越大,則該分數計入總分的比例則較少,反之亦然。此舉可減低個別裁判於評出最高分或最低分時,有系統性地影響運算方程式,而影響運動員最終得分。 |